你是否也曾在逛Lazada的时候惊讶地问出:“Lazada上怎么那么便宜?”一件T恤不到10元人民币、一条数据线只需3块钱,甚至连手机壳都比国内拼多多还便宜。这些商品不仅价格低廉,图片看起来还相当精美,让人忍不住一键下单。
然而,这种“价格洼地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?Lazada为什么能卖这么便宜?商品真的靠谱吗?今天就带你深入剖析Lazada平台背后的运营逻辑、成本结构与低价策略,揭开Lazada低价神话的“真面目”。
Lazada是东南亚最知名的电商平台之一,服务覆盖泰国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新加坡和越南等6大国家。它由阿里巴巴控股,背靠强大的技术系统和中国供应链,平台定位为“东南亚版淘宝”。
那么,Lazada上为什么那么便宜?主要原因如下:
Lazada平台上大部分商品由中国跨境卖家提供,这些商家大多有自己的工厂、或从1688采购再转卖,拿货价极低,有些产品的成本甚至不到人民币1元。再加上跨境零售不收增值税,价格自然就比本地市场便宜得多。
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Lazada鼓励卖家通过低价策略吸引用户点击,提升曝光。特别是在“双11”“生日大促”等平台大型活动中,系统默认推荐价格最低的商品靠前展示。商家为了赢得排名,常会主动压低售价。
Lazada与菜鸟物流合作建立了LGS(Lazada Global Shipping)全球配送网络。中国卖家只需将商品送到国内集货仓,平台便可统一运输到东南亚各国,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。买家付款也多通过电子钱包或货到付款,支付体系成熟稳定,减少了中间成本。
低价的商品是否靠谱?这个问题因品类而异。
如牙刷、杯子、手机支架、衣架、耳机等小商品,大多数由义乌、广州、深圳等地小工厂批量生产。这类商品本身技术含量不高,即便售价1-3元也可盈利。买家评价显示,性价比极高,是平台爆款主要来源。
衣服类商品在Lazada价格普遍偏低,原因是东南亚天气炎热,多数用户偏好轻薄类服饰,成本本就不高。但尺码标准与质量参差不齐,建议查看用户评论、选购知名店铺以减少“踩雷”。
如果是电池类、电器类商品,价格太低可能意味着偷工减料、无安全认证。虽然也有部分店铺主打“超高性价比”,但建议优先选带有Lazada Mall认证或官方店铺标识的商品。
Lazada平台在大促期间往往推出补贴政策,如:
满减优惠券(满100减20等)
限时抢购价(比如1比索疯抢)
新人专属大礼包(注册即享折扣)
平台直补商品(官方参与补贴)
这些措施不仅帮助用户用极低价格买到心仪商品,也进一步“强化”了Lazada便宜的用户心智。
虽说Lazada上的商品确实便宜,但挑选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:
这类商品由品牌直营或官方授权,价格虽高一点但质量有保障,售后服务也更完善。
重点查看差评内容是否集中在同一个问题(如质量、尺寸偏差),以及好评中是否有实物图片。
如果同一商品有多个卖家提供,价格相差过大时,要谨慎对待过低价格的卖家。
部分卖家商品虽便宜,但运费偏高甚至不包邮。建议优先选择“Free Shipping”标识商品,避免“低价+高运费”陷阱。
对中国卖家而言,Lazada的“低价心智”既是机会也是挑战。
**机会在于:**平台流量大、转化高、竞争对手弱,是爆品孵化的良好渠道。
**挑战在于:**利润空间压缩、拼价格导致恶性竞争,需要卖家在“高质量+低成本”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2025年想要在Lazada长线发展,建议中国卖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差异化选品,避免红海同质化产品;
做好商品详情页,提升转化率;
运用广告工具与促销手段放大流量;
强化供应链控制,优化发货与售后流程。
总结来看,之所以Lazada上那么便宜,背后是中国制造成本低、平台鼓励低价引流、物流体系完善、用户偏好性价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只要消费者合理筛选商品,注重品牌与口碑,完全可以在Lazada以低价买到好物。
而对于卖家而言,把握平台规则,找到利润与品质的平衡点,才是长期经营的关键所在。
熊猫跨境服务范围:亚马逊、阿里国际站、独立站、Tiktok、Lazada、Shopee、Ozon、yandex、Wildberries等,免费咨询跨境电商事宜,熊猫跨境官方热线:18620158612(微信同号)。